2010年之前
  • 画笔在心中跃动—上海画家徐立铨的艺术人生与人文关怀(2009-05-14)

    2008年1月,上海画家徐立铨在中国画院作人物写生一.“小男孩求知若渴的神情,让我想到了儿时的自己。”  
    在十月,一个秋色渐浓的日子里,徐立铨照例来到崇明三岛,与当地书画爱好者们切磋艺术。  
    徐立铨是上海书画院的一名年轻画师,擅长大写意花鸟。他的作品经常出现于各大报章和专业期刊之中,为了作画,他的足迹遍及了世界的各个角落。可来到崇明,则是另有原因。“画作不应当束之高阁,画家也不可孤芳自赏。最好的画诞生于民间,也应回归于民间,这是身为一名画师的本分。”他说。  
    适时,一个九岁的小男孩来到徐立铨

  • 笔挟风雷墨纵情

    2008年04月02日 来源:文汇报
    江宏
    大写意滥觞于明代中期,它让花鸟画风光起来,不但符合绘画发展趋简的方向,而且还为画家情绪的宣泄、智慧的运用提供了载体。反过来说,也正是依着不同画家的不同情绪和画家们大大小小的智慧渗入,才会有这四百年间淋漓斑斓的大写意,确切地说,是大写意的花鸟画。
    这种宣泄情绪、运用智慧的画法,看似容易,却深奥莫测,入门快捷,却难以深造。许多人浅尝辄止,更多的人知其然,却不知其所以然,尤其在大写意花鸟画技巧完善和有了固化倾向的今天,此道似乎举步维艰了。但大写意花鸟画的无穷魅

  • 徐立铨的花鸟画在细微处尽显功力

    作者:刘玉社徐立铨作品
    我认识徐立铨是在赴山西参加中国画名家进山西活动中,当时我手上端着一叠画册,大多粗粗翻阅,其中唯有一本,竟在不知不觉中反复看了多遍,真是爱不释手。
    画册上,他的作品用笔、用墨多有传承,蔬菜、瓜果、梅花也都是平常大家见惯的题材,但他的笔中所蕴含的灵动,却在无形中与传统画法的作品拉开了距离。画中黄瓜,借鉴了西方素描表现手法的同时,又平添中国画味道,光影层叠交错,使他笔下的黄瓜极具生动的质感。色墨的运用更是以纯朴实在的中国传统笔墨为积淀,在运笔的大写意过程中,一挥而就的大气象毫

共有1页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
技术支持: 建站ABC | 管理登录
seo seo